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

口味推出

目前提供口味

1.原味

2.紫蘇

3.梅汁

4.額外推薦樹葡萄酒

往後會不斷推出新口味

關於酸梅

酸梅
是以梅子(的果實)為材料加上糖、鹽、醋等醃製而成的加工食品。酸梅被認為是一種鹼性食品,許多人相信多吃酸梅能夠幫助血液呈弱鹼性,但由於酸梅的製作中往往以鹽來做為脫水的手段,大量攝取時可能造成鈉吸收過多。



酸梅依類型可以分為乾酸梅及醃梅:

1.乾酸梅:常稱為梅乾,以大量的鹽醃製,成品為乾貨型式。日本常稱為梅干(Umeboshi)。

2.話梅:因色白又稱為白話梅。

3.紹興梅:成份與話梅接近,但鹽量較少且以紅色色素加以染色。

4.奶梅:以糖作為最後脫水的材料,並灑上糖粉使成品呈白色,甜味較重。

5.醃梅:以梅子汁、醋及其他材料加以醃製,成品富含水份。日本常稱為梅漬(Umezuke)。

6.脆梅:將梅子以鹽略加脫水後,加上糖水醃製,成品口感脆爽且接近梅子原味。

7.茶梅:將略為脫水後的梅子加上茶水和醋醃製,成品可以看見茶葉並具有茶香為其特色。

8.烏梅:顏色較黑,亦做成烏梅汁。

美詩推薦~~


詩詞

梅花在歷代中國文學中,常是詩人、詞人歌誦的對象。
陸游的《卜算子·詠梅》是其中之一:
驛外斷橋邊,寂寞開無主,已是黃昏獨自愁,更著風和雨。無意苦爭春,一任群芳妒,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。

蘇東坡的《紅梅》: 年年芳信負紅梅,江畔垂垂又欲開。珍重多情關伊令,直和根撥送春來。

杜甫的《江梅》: 梅蕊臘前破,梅花年後多。絕知春意好,最奈客愁何?雪樹元同色,江風亦自波。故園不可見,巫岫鬱嵯峨。

自己的花


國花
 中華民國

中華民國行政院於1964年7月21日舉行的院會上,決議將梅花訂為國花。主要理由為:
三蕾五瓣,代表三民主義五權憲法
梅花象徵土地,堅貞、剛毅、聖潔,代表中華民族之精神。
梅開五瓣,象徵五族共和,具有敦五倫、重五常、敷五教的意義。
梅花「枝橫」、「影斜」、「曳疏」、「傲雪」同時亦代表易經「元」、「亨」、「利」、「貞」四種高尚德行

關於梅花


文化

陳嘉言的《竹石梅鵲圖》,藏於上海博物館

梅花通常在晚冬至早春開放,故亦稱「冬梅」和「春梅」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上,梅與一起列為「四君子」,也與、竹一起稱為「歲寒三友」。並有所謂「春蘭花、夏荷花、秋菊花、冬梅花」,梅花憑著耐寒的特性,成為代表冬季的花。

中國有「梅雨」一詞,因為在梅子成熟之際,江南正值雨季。在華人圈為傳統名花,中華民國定之為國花,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,梅花與牡丹齊被視為最具競爭力的國花候選花種。另外在民間常用作女子名。「摽梅」是指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,《詩經·召南·摽有梅》:「摽有梅,其實七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」。

在西方,梅、三者常被混淆。梅學名裏的種加詞則來自梅的日語發音「ume」[2]

此外,梅花與蠟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。梅花屬薔薇科,蠟梅屬蠟梅科。蠟梅高最高僅三米,且花多為黃色。果為瘦紡錘型,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。